张艾嘉
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位于环球光伏带上,整体年均日照近1800小时
过去产业主基调是降低成本,让市场可承受,平价上网之后,电池片在光伏整个生命周期中的降本空间缩小,价值发生转移,方案能力、服务客户的能力越发重要,比如,运维是否跟得上,系统能否可靠运行,电力输出是否稳定等。钟宝申认为,随着氢应用市场的发展,光伏能源也会得到很大扩张。
传统电站设计一般需要15天,隆基的系统只需要输入物料、面积、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后,等待一小时,就可以计算出最优结果。在隆基股份最新的半年报里,营收方面组件收入占比由2020年上半年的57%提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67%。其时他已经实现财务自由,正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观光。投委会由三个人组成,我、李振国总裁还有CFO刘学文。随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的出台,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面临发展机遇。
这也是李俊峰所认可的发展道路。2021年3月,隆基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李振国亲自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注: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是权威的第三方测试机构,所测试的效率纪录被马丁格林教授的《太阳能电池效率纪录表》认可十四五初年,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为助力能源转型,促进企业创新、产业变革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能源网凭借16年蓄积之力,继续构筑产业重磅年度盛会。
作为光伏龙头,隆基HJT电池效率26.3%的突破更像是一个里程碑,再次为行业进化指明了方向:回归效率提升的主航道,不断挑战极限,竭尽所能的去放大每一缕阳光的价值,才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与根本。未来,隆基将一如既往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始终聚焦终端客户价值,以更具度电成本优势的高效光伏产品全面加速能源结构变革进程,持续引领产业进步。在科技创新的强力驱动下,隆基在新型太阳能高效电池技术方面已实现全面领先。除此之外,团队还首次尝试了完全无铟的TCO工艺,其电池经ISFH认证,效率超过25%,为HJT电池产业化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降本路径。
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隆基在自我革新、不断突破的创新之路上一刻也不曾停歇,隆基速度不断惊艳世界10月27日,硅业分会发布了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
其中:单晶复投料最高成交价27.60万元/吨,均价27.18万元/吨,环比上涨0.41%单晶致密料最高成交价27.40万元/吨,均价26.97万元/吨,环比上涨0.26%单晶菜花料最高成交价27.10万元/吨,均价26.69万元/吨,环比上涨0.30% 从更上游的工业硅环节看,多种4字头牌号工业硅价格已连续2周下跌。预计11月起,在工业硅降价、硅料产能释放、下游减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将出现回落。有专家指出,由于上游价格过高,下游电池、组件环节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会对硅料涨价形成制约,上下游仍处于博弈状态有专家指出,由于上游价格过高,下游电池、组件环节产能利用率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会对硅料涨价形成制约,上下游仍处于博弈状态。
10月27日,硅业分会发布了国内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预计11月起,在工业硅降价、硅料产能释放、下游减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将出现回落。其中:单晶复投料最高成交价27.60万元/吨,均价27.18万元/吨,环比上涨0.41%单晶致密料最高成交价27.40万元/吨,均价26.97万元/吨,环比上涨0.26%单晶菜花料最高成交价27.10万元/吨,均价26.69万元/吨,环比上涨0.30% 从更上游的工业硅环节看,多种4字头牌号工业硅价格已连续2周下跌雷斯塔能源的高级可再生能源分析师David Dixon表示:就在COP26召开的前几天,公用事业太阳能行业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当模块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时,会对项目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雷斯塔能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确定不同规模电厂的平准化电力成本(LCOE),并将去年的模块和运输成本与当前成本进行比较。
目前的瓶颈预计不会在未来12个月内得到缓解,这意味着开发商和承购商将不得不决定是否降低利润率、推迟项目或提高承购价格,以使项目实现财务结算。据今日油价网站10月26日消息 雷斯塔能源分析显示,制造材料和运输成本的飙升可能影响到2022年全球公用事业光伏发展计划中的50吉瓦(56%)。
鉴于项目面临风险,开发商可能不得不通过谈判达成更高的购电协议(PPA)或吸收部分成本上涨,接受更高的项目成本和更低的利润。商品价格上涨和供应链瓶颈可能导致其中一些项目的推迟甚至取消,从而影响太阳能发电的需求和消费者定价。在核心组件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光伏组件的制造成本已从2020年的每瓦特峰值(Wp)低于0.20美元飙升至2021年下半年的每瓦特峰值0.26-0.28美元,一年内增长近50%。然而,疫情期间的运输延迟和瓶颈导致价格上涨近500%,从2019年9月的每Wp 0.005美元上涨至2021年10月的每Wp 0.03美元。运输成本持续上升,在总体生产资本支出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一激增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是多晶硅(光伏制造的核心组件)成本上涨了300%以上。
除了材料成本上涨外,运输是供应链中的另一个要素,给开发人员和模块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此外,自2020年1月以来,其他原材料(银、、和)也稳步攀升,增加了模块价格的压力。
模块及其相关运输成本通常占项目总资本支出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共同构成项目成本中最大的一项。结果表明,新项目的LCOE增加了10-15%,这对计划于2022年实施的大多数项目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成本提升。
2021年之前,光伏运输成本对总体生产成本的影响最小受下游需求叠加上游货源紧缺多重影响,三氯氢硅在前期涨幅的基础上,10月价格继续大幅上涨。
方文正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近期从原料面来看,金属硅和液氯价格支撑力度减弱;不过从供需关系来看,由于下游需求表现良好,短期内三氯氢硅价格仍将保持坚挺,观望后续的市场动向。行情显示,三氯氢硅报价自今年5月起开始大幅上涨,目前最高涨幅超过300%。隆众资讯行情显示,目前国内三氯氢硅市场报价多在35000-37000元/吨,局部报价已达40000元左右,且部分厂家货紧暂无报盘。业内分析认为,下游光伏需求快速增长,光伏级三氯氢硅紧缺格局有望进一步加剧,短期内三氯氢硅价格仍将保持坚挺。
隆众资讯三氯氢硅行业分析师方文正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本月受硅粉资源紧、价格高叠加各地能耗双控政策的影响,三氯氢硅企业整体开工水平不高,成本压力较大,原料面支撑三氯氢硅市场价格整体走高。事实上,三氯氢硅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产品价格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及下游需求影响。
同时,三氯氢硅生产原料之一的液氯,由于受到华东、华北地区氯碱企业降负运行叠加铝企限电停产的原因影响,导致减产,市场货源紧缺。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公司已有三氯氢硅产能是6.5万吨,扩建产能建设周期需要一年半。
业内分析认为,三氯氢硅行业高景气有望持续。不过,与飞速增长的需求相比,光伏级三氯氢硅由于生产难度较高等原因,短期内供给扩张压力较低,目前在多晶硅企业中,仅有东方希望于2022年6月新增7.5万吨三氯氢硅产能。
在光伏需求拉动下,三氯氢硅进入上行周期。新增产能有限根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预测,2025年光伏总装机规模达到7.3亿千瓦,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的第一大电源,光伏发电总装机规模达到50亿千瓦。在终端光伏市场旺盛的需求引导下,多晶硅生产企业多有提产、扩产规划,由此带动三氯氢硅出现供不应求。中报显示,上半年公司三氯氢硅产品产量3.38万吨,销量3.29万吨,产销率97%,产品实现营收2.14亿元,较2020年同期上涨105.18%。
SMM预测,三氯氢硅高价将延续至明年Q1,待多晶硅新投产能稳定运行、三氯氢硅复产产能放量后供需矛盾将有所缓解。报价保持坚挺三氯氢硅是卤硅烷系列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在工业生产中主要用于多晶硅及硅烷偶联剂产品的生产,业内统计约70%用于多晶硅,30%应用于硅烷偶联剂。
财联社记者从三孚股份公司人士处获悉,三氯氢硅产品价格随行就市,目前接近满产满销的状态。在原料端,伴随部分牌号硅粉价格回落,山东部分前期停车企业低负荷开工,但市场价格仍然高位维稳。
综合而言,液氯价格短期上涨,各地能耗双控政策升级,造成三氯氢硅厂家开工水平有限,部分厂家以销定产。据了解,三氯氢硅主要采用硅粉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